
伞齿轮加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,以下是其常见的加工方法、工艺流程以及加工设备等方面的介绍:
加工方法
铣齿加工:使用铣床和专门的铣刀对伞齿轮进行加工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加工精度要求不高、批量较小的伞齿轮。铣齿加工可以加工出各种齿形,但加工效率较低,齿形精度相对较差。
刨齿加工:利用刨齿机进行加工,通过刀具的往复运动切削出齿形。刨齿加工的精度比铣齿高一些,适用于中等精度的伞齿轮加工。
滚齿加工:滚齿是一种效果的齿轮加工方法,利用滚刀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切削出齿形。滚齿加工可以获得较高的齿形精度和表面质量,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伞齿轮加工,但对于伞齿轮的锥度和齿向等特别要求,需要进行一些特别的调整和工艺措施。
磨齿加工:磨齿是一种精度适宜的齿轮加工方法,用于加工对精度要求很高的伞齿轮。通过砂轮对齿面进行磨削,可以取消热处理后的变形,提高齿形精度和表面光洁度,从而降低齿轮传动的噪声,提高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。
工艺流程
齿坯加工:首先根据伞齿轮的尺寸和材料要求,将原材料加工成齿坯。这包括锻造或铸造齿坯毛坯,然后进行车削加工,加工出齿轮的外圆、内孔、端面等基准面,为后续的齿形加工提供准确的定位基准。
齿形加工:根据齿轮的精度要求和生产批量,选择合适的齿形加工方法,如上述的铣齿、刨齿、滚齿等方法进行齿形切削。在齿形加工过程中,需要严格控制刀具的参数、切削速度、进给量等工艺参数,以保护齿形的精度和质量。
热处理:齿形加工后,通常需要对伞齿轮进行热处理,以提高齿轮的强度、硬度和性能。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、回火、渗碳淬火等。热处理可以使齿轮的齿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性能,而心部保持较好的韧性,从而满足齿轮在工作中的受力要求。
精加工:热处理后,齿轮可能会产生确定的变形,需要进行精加工来提高齿轮的精度。精加工方法包括磨齿、珩齿等。磨齿可以效果优良地提高齿形精度和表面质量,珩齿则主要用于提高齿面的光洁度和降低齿面粗糙度。
表面处理:为了提高伞齿轮的性能,有时还需要对齿轮进行表面处理,如镀硬铬、发黑、磷化等。表面处理可以在齿轮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防止齿轮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和磨损,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。
质量检测:在伞齿轮加工的各个环节,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。检测内容包括齿形精度、齿向精度、齿距精度、齿轮的跳动、齿面粗糙度等参数。通过使用齿轮测量仪、三坐标测量仪等专注检测设备,对齿轮进行多方面的检测,确认齿轮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。